1. 云南十八寨景區(qū)圖片
沒有聽說過九州十八寨的說法。相近說法有“九溝十八寨”或是“九州十八府”。
“九溝十八寨”指中國古代北方游牧的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,再長城以北地區(qū)。
九州是中國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夏、商、周時代的地域區(qū)劃,后成為中國的代稱。但這九州所反映的,可能是春秋和戰(zhàn)國時期人們的地域觀念,而把“州”當(dāng)作實際的行政區(qū)劃,則是在東漢后期才實行的。所謂的“九州”。根據(jù)《尚書·禹貢》的記載,九州分別是:徐州、冀州、兗州、青州、揚州、荊州、梁州、雍州和豫州。
十八府即孫中山當(dāng)年所說的中國本部十八省,起源于民國時期
2. 云南十八云南十八怪
云南第一怪:雞蛋用草串著賣 ,
云南第二怪:摘下斗笠當(dāng)鍋蓋 ,
云南第三怪:三只蚊子一盤菜 ,
云南第四怪:火筒能當(dāng)水煙袋 ,
云南第五怪:糌粑被叫做餌塊 ,
云南第六怪:背著娃娃談戀愛 ,
云南第七怪:四季服裝同穿戴 ,
云南第八怪:螞蚱能做下酒菜 ,
云南第九怪:姑娘被叫做老太。
云南第十怪:和尚可以談戀愛 ,
云南第十一怪:老太太爬山比猴快 ,
云南第十二怪:新鞋后面補一塊 ,
云南第十三怪:汽車還比火車快 ,
云南第十四怪:腳趾常年都在外 ,
云南第十五怪:娃娃全由男人帶 ,
云南第十六怪:花生蠶豆數(shù)著賣 ,
云南第十七怪:這邊下雨那邊曬 ,
云南第十八怪:四個竹鼠一麻袋。
3. 云南十八寨景區(qū)圖片全景
涉縣 九崗十八寨之一楊家寨的傳說涉縣村莊很早就有“九崗十八寨”之傳說。
九崗:大之有南崗.北崗.西崗.東崗.招崗.石崗.風(fēng)崗和郭崗等。
十八寨大約有:前寨,后寨,南寨,西寨,北寨,東寨,大寨,小寨,寨上,韓家寨,李家寨,新寨,蘇寨,圪老寨,楊家寨等。
4. 云南十八寨景區(qū)圖片大全
《平閩十八洞》是一部章回歷史小說,敘述宋嘉佑年間,楊家府名將楊文廣平息南閩王藍鳳高之亂的故事。南閩王藍鳳高建都福梁城,統(tǒng)有十八寨。稱雄謀反,下戰(zhàn)書于宋,宋仁宗大為震怒,派楊文廣南下平討南閩王,楊文廣統(tǒng)領(lǐng)宋兵進閩,一寨一洞破去閩軍,終于打下福梁城,勝利班師。
楊文廣平閩十八洞的故事在福建廣為流傳,愛看愛聽的人不少。
不少老泉州人,有這樣一段兒時的記憶:泉州府文廟內(nèi),尚未拆毀的海濱鄒魯亭下,人們津津有味地聽一個王姓說書人開講“平閩十八洞”,由于內(nèi)容很多,常常聽得有頭無尾……
《平閩十八洞》章回小說情節(jié)“亦莊亦諧、神怪詭異”,使用閩南方言描述,自明清出現(xiàn)以來就在福建廣為流傳,并由泉、廈、漳流傳至臺灣,但數(shù)十年來一書難求,甚至絕跡,1993年,幸有泉州籍的臺灣學(xué)者李亦園先生由日本尋獲,他在泉州的弟弟李少園先生進行了十多年的辛勤點校和整理。
小說曾在閩南絕跡
愛看愛聽《平閩十八洞》故事的人不在少數(shù),只要有閩南語的地方就有該故事的口碑流傳。
《平閩十八洞》是古代無名氏所作的一部十萬多字的52回章回小說,取材于福建省內(nèi)各地民間流傳的峒寨故事,假借宋仁宗嘉佑年間,楊文廣平定南閩王藍鳳高之亂,與閩王下屬“蚯蚓精”、“蜜婆精”、“黑蛇精”等洞主苦戰(zhàn)十年,終于一一擊破十八番洞,降怪平叛,恢復(fù)閩境安寧。該書在閩臺地區(qū)以及南洋流傳甚廣,單小說版本已知的至少有八種,目前認為最早版本為光緒十一年版。
但上世紀末,該小說在閩南竟已是絕跡難尋。
1993年,幸有泉州籍的臺灣學(xué)者李亦園先生由日本尋獲該小說的兩種版本,他在泉州的弟弟李少園先生進行了點校和整理,引發(fā)熱評。
十八洞都在哪兒呢
福建閩西地區(qū)涉及的城池有越州城、吳州城。閩北有位于浦城縣的碧水洞,建陽縣的天山洞,南平的天魔洞。另外,涉莆田市的有壺公山青草洞,百文山的清峰洞、水晶洞,仙游的鎮(zhèn)山洞;福清有蜈蚣山的蜈蚣洞,三明地區(qū)的大田紅砂洞等。
閩南地區(qū),涉及泉州市的有南安外沙的壽仙洞,安溪的鐵松洞。書中記載在南安外沙有一座壽仙洞,外沙及壽仙洞均未能尋訪到,而南安的名勝雪峰寺,則有一處傳說楊文廣平定的山洞。雪峰寺位于南安康美鎮(zhèn)楊梅山中,宋代大儒朱熹、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等名人均游過雪峰寺,留下大量的題刻。寺后有“太虛洞”和“九洞空”二處洞穴景觀,洞極其神秘,深不可測,相傳從山頂可直通向山下的深潭中,古代曾是閩南十八洞之一,楊文廣平閩時,就與洞中的妖孽大戰(zhàn)了三百回合,才鎮(zhèn)住了煞氣。
根據(jù)老一輩口述,桃花洞、清源洞、蝴蝶洞也屬于閩南十八洞之列,但在小說中未見名字,由此可見,閩南十八洞傳說在泉州流傳之深遠。
廈門有天吳洞、鷺江洞。
屬漳州的有漳仙洞,平和的飛龍洞,龍海市鎮(zhèn)海的蝶仔洞和海澄的蜜婆洞,漳浦娘仔寨的飛鵝洞。
1926年林語堂先生至廈門大學(xué)國學(xué)研究院任教期間,曾發(fā)表了《平閩十八洞所載古跡》。
楊文廣有到福建嗎
據(jù)泉州文史界謝長壽先生介紹,關(guān)于楊文廣有無入閩問題,早在1931年,廈門大學(xué)葉國慶教授查《宋史》發(fā)現(xiàn)楊文廣并無入閩。又從《漳州府志》查出的史料論證“平閩十八洞”是借宋將楊文廣之名,其實是演唐初陳政、陳元光父子暨部將李伯瑤、馬仁等58姓入閩,平峒蠻、辟草萊、開辟閩疆之事跡。
5. 云南十八彎公路圖片
蘭考位于九曲黃河最后一道彎,北宋以前,黃河從今天鄭州的西北過,不經(jīng)過蘭考,所以沒什么水患。直到公元1128年,東京留守杜充為了阻止金兵南下,在河南滑縣西南人為地扒開黃河大堤,黃河改道,流經(jīng)商丘、安徽,江蘇注入黃海;公元1171年,黃河在河南陽武再次決口改道后,黃河成東西向流經(jīng)蘭考境內(nèi),經(jīng)儀封、民權(quán)、商丘等地依然匯入黃海。
黃河每年攜帶的泥沙有16億噸,其中4億噸沉積在下游的河床,黃河到達蘭考境內(nèi),其實就是一段典型的“地上懸河”了。從1171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這800年間,黃河在蘭考段決口泛濫就達143次之多。其中,對蘭考危害最大,災(zāi)難最重的一次就是咸豐五年(即1855年)的銅瓦廂決口。
現(xiàn)行黃河入海之前的最后的那道彎,這道彎的形成也是銅瓦廂決口造成的?!碑?dāng)時,黃河在蘭考境內(nèi)是東西流向,銅瓦廂在黃河的北岸。它是中國古代一個武將駐軍的城池,自北宋以來,就是一個繁華的集鎮(zhèn)渡口和著名的商品集散地。
黃河在蘭考境內(nèi)僅長25公里,卻是歷史上決口最多的一段黃河。由于黃河多次改道變遷,所以蘭考遺留下遍地行河的遺跡,現(xiàn)在蘭考境內(nèi)有跡可循的黃河古道就有11條,斷堤50多條,這些古道、斷堤橫貫蘭考全境,也使得蘭考高地是沙,洼地是水。
所以大堤又和沙丘、村莊結(jié)合形成了上百個風(fēng)口,加上蘭考地勢低、地下水位高,含堿量大的原因,“風(fēng)沙、內(nèi)澇、鹽堿”就成了蘭考數(shù)百年來的“三害”,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焦裕祿托著重病,帶領(lǐng)蘭考36萬人民征服了黃河數(shù)百年積淀的蘭考“三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