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功夫茶,并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。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。之所以叫功夫茶,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。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,此功夫,乃為沏泡的學問,品飲的功夫。
功夫茶起源于宋代,在廣東的潮州府(今潮汕地區(qū))及福建的漳州、泉州一帶最為盛行,乃唐、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(fā)展。蘇轍有詩曰:“閩中茶品天下高,傾身事茶不知勞?!?
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(qū)很出名的風俗之一,在潮汕本地,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,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。即使用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,也仍然保存著品功夫茶這個風俗。可以說,有潮汕人的地方,便有功夫茶的影子。
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,初喝似嫌其苦,習慣后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。功夫茶采用的是烏龍茶葉,如鐵觀音、水仙和鳳凰茶。烏龍茶介乎紅、綠茶之間,為半發(fā)酵茶,只有這類茶才能沖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。
鳳凰茶產(chǎn)自潮州鳳凰山區(qū),茶湯色澤微褐,茶葉條索緊、葉質厚實,很耐沖泡,一般可沖20次左右。鳳凰單叢茶最有名,具桂花、茉莉、蜂蜜的風味,曾在福州舉行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榮獲桂冠。
太子香茶:
清王朝的滿族統(tǒng)治者皆嗜茶,所以清官中對皇族飲茶也特別講究,專門設了御膳茶房,負責皇帝、皇妃和皇族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的日常飲食。清代初期,御膳茶房下設茶房、清茶房和膳房。乾隆二十四年(公元1259年)茶房設尚茶正2名,授為2等侍衛(wèi)(武職正四品),尚茶副1名,授為3等侍衛(wèi)(武職正五品),下屬尚茶6名(其中2名授三等侍衛(wèi),4名授藍翎侍衛(wèi),武職正六品)。清茶房設承應長4名,承應人16名。茶房所用人員之多,授職之高都表現(xiàn)了清朝統(tǒng)治者對飲茶的高度重視?;实廴绱?,皇子們自然也不例外,當時皇子飲膳也有專門的灶房和茶房。茶房設委署頂戴頭目1名,拜唐阿5名,承應人2名。每個皇子及福晉,每位例用乳牛8頭,每日備茶8包(每包2兩)。清宮中普遍愛飲香片(即茉莉雙薰花茶)、龍井、紅茶,烏龍茶和普洱茶等。其中苦洱茶采用大葉種茶樹的嫩葉加工而成,“最能化物、消食化痰、清胃生津”,“解油膩牛羊毒,功力尤大”所以最受飽食甘肥的皇族顯貴們的青睞。太子茶茶藝,即根據(jù)清官史料的記載,是反映清代皇族飲茶習俗的茶藝。
一、原料
普洱茶、鮮牛奶、奶油、精鹽、甜點二品、瓜果二品。
二、茶具
金邊蓋碗四套、銀壺二把、托盤二個、果品盒二個、古琴一臺。
三、基本程序
1.調茶——常備不懈
2.凈室——焚香凈室
3.會客——叩見千歲
4.賞坐——禮罷賜坐
5.敬茶——呈進玉乳
6.賜茶——賞用茶點
7.品茶——賓主賞藝
8.謝茶——跪安告退